登錄查看大圖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注冊
×
本帖最后由 希夷 于 2021-11-8 10:53 編輯
【客民村落】 戚家村 調(diào)研時間:2021年5月。 調(diào)研對象: 戚萬貴,1965年6月生,13814144174。 戚萬林,1951年8月生。 戚桂蘭,1963年2月生。
戚家村屬南京市 溧水區(qū)石湫街道石湫社區(qū)。原村莊位于溧水區(qū)西部西橫山東麓500米內(nèi),西靠環(huán)山河堤,西北有獨山水庫,西南有雨山水庫。東臨韓家村,南望秦壒頭,北近詹家村,石湫集鎮(zhèn)至橫山村支線村路穿村而過。村域除環(huán)村旱地外,主要集中在北坡梯田。該村因石湫新市鎮(zhèn)建設,已于2017年5月拆遷,擬安置于石湫集鎮(zhèn)。 太平天國運動之前,這里沒人居住,村中原有一條古道,系桑園蒲、秦壒頭一帶百姓經(jīng)詹家村前往謝村(銅山)、秣陵、南京的鄉(xiāng)道。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林古度曾兩度隱居乳山庵,常沿此道前往秦壒村、桑園蒲會友作詩,他曾于順治年間編纂《溧水縣志》《高淳縣志》二部。在戚家 村中原有一座古墳,墳前有一塊無字石碑,有文史研究者懷疑此墳即為林古度墓址,碑石今在石湫社區(qū)。 戚家村為典型的客民村落,村中有戚、江、魏、周、柏等姓氏,為清光緒二十年(1894)前后,從河南等地逐步移居而至。據(jù)《江蘇省江寧縣、溧水縣·溧水城》地圖(民國五年1916八月測圖、十八年1927制版、二十三年1934印制)顯示,戚家于民國初年已形成村落。民國23年(1934),溧水縣推行保甲制,至民國33年(1944)時,橫山縣石湫鎮(zhèn)抗日民主政府下轄6個保,其中,陸家、韓家、戚家、小羅村等4村屬第三保。解放前后,溧水縣設區(qū)轄鄉(xiāng)時,這四個村莊一直屬于溧水縣第四區(qū)石湫鄉(xiāng)。1958年人民公社時,該村屬溧水縣石湫公社陸家大隊,編有戚家生產(chǎn)隊。期間,因小村并大村,部分村民響應政府號召,搬遷至端秦村或詹家村,1960年代,部分村民又搬回戚家。1962年至1966年,溧水縣政府劃出石湫公社的陸家、社東、湯莊、官塘、新華、橫山6個大隊成立橫山公社,戚家村屬橫山公社陸家大隊。1966年橫山公社撤并回石湫公社,戚家村重屬石湫公社陸家大隊。1984年石湫改設為鄉(xiāng),戚家村屬南京市溧水縣石湫鄉(xiāng)陸家行政村,為戚家村民小組。1999年12月22日,石湫與明覺兩鎮(zhèn)合并,陸家村委會撤銷,戚家村改屬石湫鎮(zhèn)石湫村居委會。2013年,溧水撤縣設區(qū),戚家村屬南京市溧水區(qū)石湫鎮(zhèn)。2017年5月起,該村開始陸續(xù)拆遷,村莊歷史120年左右。2018年5月15日,石湫鎮(zhèn)改設為石湫街道,戚家村民屬石湫街道石湫社區(qū)管轄。 早期,該村落主要在在北坡荒地,后遷至坡頂。村民們把荒坡改造為梯田,從事農(nóng)耕。村名始稱羊棚子、西棚子,而韓家村則稱為東棚子,民國時推行村保制時,因村中戚姓居多,村名始稱戚家,沿稱至今。 村中戚姓第一世為戚自發(fā),夫妻二人用一擔籮筐挑著兩個兒子(長子戚鳳春、次子戚鳳雨),從羅山縣城北面的戚塆,逃荒至西橫山東麓定居,為戚家村最早居民。戚自發(fā)一家定居之后不久,便回到河南,約來了附近的親戚江、韓、魏等姓同來村中居住,戚家逐漸形成村落。戚姓的老字派為“自、鳳、德、萬、本”5字。后來他們又請親戚韓相廣(韓家村人,人稱韓老六)為其續(xù)編了“功、寬、正、泰、昌”5個新字派。 據(jù)戚萬貴介紹,戚自發(fā)后來又生了4個兒子:三子戚鳳華、四子戚鳳開、五子戚鳳明、六子戚鳳山。村中遂有六房。 【大房】戚鳳春,生3子3女:長子戚德銅、次子戚德玉、三子戚德寶。長女嫁至徐州,二女戚德盟,嫁給端秦鐘家鐘志勝,即鐘庭干的母親,三女嫁給明覺向陽村華村圩(今屬石湫街道)孫家財,即孫自明的母親。 戚德銅生有2子:戚萬海、戚萬榮。戚紅珍、戚學軍(參軍后轉(zhuǎn)業(yè)在安徽馬鞍山市區(qū),13805550859)、戚紅兵(戚萬海子女),戚本才、戚飛(戚萬榮子女)為其后裔。 戚德玉、戚德寶兄弟二人隨父親遷往村北的詹家村,那里有他們家的產(chǎn)業(yè)。戚德玉有1子2女,兒子戚萬林(本文信息提供者),兩個女兒嫁至韓家村。戚德寶家有3子3女:戚萬根、戚萬福、戚萬才、戚桂蘭(本文信息提供者)等。 【二房】戚鳳雨,生4子,僅第四子戚德寶成家。戚德寶生1子戚萬福,舉家遷往本區(qū)洪藍街道天生橋村。 【三房】戚鳳華,生1子(早逝)。 【四房】戚鳳開,生3子:戚德福、戚德祿、戚德壽。 戚德壽生4子:戚萬忠(移住南京,有1子戚本勇)、戚萬成、戚萬富、戚萬貴(本文信息提供者)。 【五房】戚鳳明,生1子,解放前參軍,下落不明。后來女兒戚桂英與女婿周秉珍從蟹塘西邊山遷至戚家村中。 【六房】戚鳳山,生3子:長子戚德義、次子戚德良、三子戚德春。 戚德良留在戚家村。戚德義(2子:戚萬勝、戚萬利)、戚德春(2子:戚壽寶、戚順寶)攜家人遷往端秦村。今端秦村有戚姓4戶,家庭人口12人:戚俊峰(戚萬勝之子)為1戶,現(xiàn)在橫山村委工作;戚壽寶1戶(妻張玉梅,兒子戚勇,孫女戚舒茗、戚舒顏);戚順寶1戶(母親師桃英);戚萬利1戶(妻袁白香,二女兒戚阿娟,外孫耿錦憶)。 ◎ 村中還有戚自榮后裔一支。戚自榮是戚自發(fā)的堂兄弟,生2子:戚鳳仁、戚鳳道。 長子戚鳳仁,生3子:戚德生、戚德紅、戚德友。 戚德生有1子戚萬順,戚萬順之子戚巧根戶口在村中。 戚德紅一家遷往石湫老街做生意,戚萬元、戚萬平為其家人。戚萬元(石湫天官地)一家6人(妻子朱帶娣,長子戚紅軍,兒媳陸玉珍,孫女戚鳳、戚海燕)。戚萬平為銀行職員,戶口從石湫集鎮(zhèn)遷往溧水城區(qū),妻劉紅娟,高中英語教師,有1子,已參加工作。 戚德友有1子戚萬根戶口在村中。 次子戚鳳道生3子。其第三子戚德全,生戚萬和(戶口在村中)。戚萬和后來去青海西寧做生意,他的兩個兒子便在青海上大學,現(xiàn)已在青海工作。 ◎ 村中另有戚鳳英后裔一支。戚鳳英是后期來到戚家投靠本家的。 戚鳳英生1子:戚德發(fā)。戚德發(fā)生4子:戚萬明、戚萬祿、戚萬林、戚萬華。如今,他們的后裔均居住在戚家村中。 戚家村2017年5月拆遷時,村中共有21戶90人。其中戚姓13戶,人口共67人。戚自發(fā)一支,大房:戚本才、戚飛。四房:雷紹英(戚德壽妻子,戚萬貴的母親)及次子戚萬成、三子戚萬富、四子戚萬貴。六房:戚萬發(fā)。戚鳳英一支,戚德發(fā)三個兒子:戚萬明、戚萬林、戚萬華。戚自榮一支,戚萬根、戚萬和、戚巧根(戚萬順之子)。 戚家村·魏姓 村中魏姓祖籍是河南省羅山縣。原有弟兄4人:魏世福、魏世祿、魏世壽、魏世喜。老大、老三留在戚家村,老二、老四遷往南京。村北詹家村也有他們的遠房本家。至2017年拆遷時,老三魏世壽的妻子王秀娣與3個兒子(長子魏成寶、次子魏成新、三子魏成明)的戶口仍住村中。 魏姓3戶:王秀娣(三子魏成明、三兒媳王德蘭、孫魏業(yè)翔),魏成寶(妻鄧國珍、子魏龍順、兒媳張秋平、孫女魏紫琪),魏成新(女魏璟璐、女婿李八一、外孫李樂)。 戚家村·江姓 村中江姓,祖籍河南省羅山縣子路鎮(zhèn)長堰村。 早期村中江姓有四支,字輩為:“自明德,天開文運、正道揚明?!焙髞?,江天順家、江德典家、江天禮家、江德興家一直住在戚家村中。其他江姓中,江明二、江明三兄弟一支遷入韓家村(后裔有江開美、江開華、江開法、江開明、江開富、江開文、江海等);江德弟一支先遷至端秦村再遷往小羅村(后裔有江開福、江開祿、江開壽、江開喜、江開貴、江開發(fā)、江開龍等);江明海、江明亮兄弟一支遷往江寧橫溪(后裔有江開明、江開家、江開寶、江開蘭、江開華、江開友、江開香、江開群、江來紅、江愛英等)和溧水小西門(后裔江開道)。戚家村中江姓至拆遷時僅江開壽、江文彬一家仍村中。 江姓1戶,江開壽(1950年生,18752078249。妻辛書花、子江文彬、媳任鳳)。江開壽為石湫街道小羅村江天仁第三子,是戚家村江天禮嗣子,曾任戚家村村民組長。 戚家村·周姓 周姓2戶:1戶周德榮(妻李志蘭、女周曉玲、女周玲娣、外孫宋雨航)、1戶周有軍(妻張思琴、女周詩婳、子周沐陽),兩人系父子。周德榮的父親周秉珍是石湫街道蟹塘社區(qū)西邊山周秉瑤的二弟,周德榮母親戚桂英是戚家五房戚鳳明的女兒,因西邊山原住處治理三干河道,一部分村民移遷鄰村草塘崗,周秉珍、戚桂英夫妻遷來戚家。周秉珍1子:周德榮。周德榮1子:周有軍。蟹塘社區(qū)周姓主要分布在西邊山、豐塘莊、草塘崗三村,他們的祖籍是河南省羅山縣周老塆,蟹塘社區(qū)西邊山村周有龍家有《周氏宗譜》(世德堂)一卷,編于1952年。 戚家村·柏姓 柏姓祖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。柏舉原在國民黨部隊參軍,1948年被解放軍俘虜,后來參加解放軍,因家庭成分是地主,退伍后為躲避成分影響遷到石湫戚家。文革中因出身地主和曾參加過國民黨被批斗過,但村民對待他及家人總體上還算比較友好。柏舉生1子:柏全芳。2017年5月拆遷時,柏全芳與妻子仲崇俠、長子柏云峰、次子柏蘇迅、孫女柏丞彬戶口均在村中。 戚家村·陳姓 陳姓1戶,為陳炳貴、陳大英夫婦。陳炳貴與石湫街道下河口村陳炳生是兄弟。他隨母親而從下河口村遷至戚家村居住。 (本文由江文宏根據(jù)調(diào)研信息整理成文)
版權及免責聲明
1、如本文中文字或圖片侵犯了貴方的版權或名譽權,請與我方聯(lián)系,我方在核實后,會及時刪除。
2、本文由網(wǎng)友自行發(fā)布,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。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3、對于不當轉(zhuǎn)載或引用本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而引起的民事糾紛、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,本網(wǎng)站不承擔責任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fs-ll.com.cn/thread-557445-1-1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