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查看大圖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注冊
×
本帖最后由 希夷 于 2019-11-26 09:47 編輯
漁埠古村——許家埠及傳統(tǒng)捕撈 說到許家埠,大部分 溧水人并不熟悉,但是要說到孔鎮(zhèn)石臼湖邊的張許村或者張許靶場,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地方。許家埠就是和鳳鎮(zhèn)孔鎮(zhèn)中楊社區(qū)的許家村。
121_237_100_25@20191126075957_41972.jpg (42.8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8)
下載附件
2019-11-26 08:03 上傳
埠,碼頭,停船的地方?!犊滴踝值洹酚纸忉尀椤;\貨物積販商泊之所。許家埠是因水而名,由水而興。許家埠位于孔鎮(zhèn)集鎮(zhèn)西約2公里處,東依湖岸崗地,南接聯(lián)合圩,西面石臼湖,北與張家村連成一片,地圖上又標注為張許村。村前為石臼湖東岸一帶,水位較深航道水港,村后大路直通孔鎮(zhèn)集鎮(zhèn),逐形集成漁貨碼頭,盛極一時。 全村約100多戶,均為許姓,據(jù)現(xiàn)存《凌云堂許氏家乘》記載,許家埠前村(現(xiàn)許家村)后村(現(xiàn)后許村)兩村許氏發(fā)脈于高淳鳳山寺后許村,譜尊唐代許文滕為始遷祖,晚唐詩人許渾為先祖,由安徽新安歙縣遷來高淳鳳山居住,傳世至元明之季,分遷于石臼湖東岸許家埠前后村及洪藍溧水大西門等地。許家埠之名因此而來。 許家埠之名(另有稱許埠庵,許茅庵),現(xiàn)存溧水本地方志中最早見于明萬歷《溧水縣志》,其中有三處相關記載,其一在村保卷中載為屬儀鳳鄉(xiāng),(古儀鳳鄉(xiāng)地界大概為現(xiàn)在省道123西側沿湖一帶村落,北起蒲塘河,南至和鳳孫家巷一帶),其中就有許家埠,說明至少在明初已形成規(guī)模較大的許氏聚居村落。 其二,又標其為舊河泊所所在地,何為“河泊所”?早在元代,即有河泊課之征、河泊官之設。但在全國范圍內系統(tǒng)地設置魚稅征收機構――河泊所,則自明初始。據(jù)說當時陳友諒之所以能抗衡朱元璋,其中就有利用河泊所漁課之稅來補充軍需,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后,受其啟發(fā),全國大范圍設置河泊所,據(jù)萬歷《大明會典》卷36《魚課》記載,當時河泊所則多達六百余所。溧水當?shù)卦谒芬?,石臼湖東岸碼頭許家埠設立——溧水三湖許家埠河泊所,開始向沿湖漁民掌征魚稅,其間設于立許家埠百余年?!督贤ㄖ尽份d明嘉靖年間遷許家埠河泊所于邰村市,后又因河泊所設置過多過濫。一些河泊所征課太少,或者魚利很少而所定課額過高,有司官吏申奏魚課難以完足。于明萬歷三年(公元1573)裁革河泊所。由此不難想像,在當時這個臨湖的小漁村也曾經(jīng)繁榮一時,漁稅課征,漁貨交易,皖南山區(qū)物質木料,湖西南宣城蕪湖一帶物產(chǎn)均由水路運抵許家埠再通過東運孔鎮(zhèn),集散于溧水南部腹地,形成水埠碼頭。現(xiàn)在村前大路修筑前,這一帶為平坦的湖灘,其間有很多青磚墻基,很成規(guī)模,據(jù)說原為許家埠原村基,可見當年此地也是街巷林立。因為長年湖水浸蝕,夏季漲水之時,西風起,濁浪排空,直接上屋掀瓦破墻,逐年村基后移,直到近年修了村前大路,沙石水泥駁建湖岸才得以控制。 其三,清順治《溧水縣志》中,寺觀卷中載:許埠庵,南五十里,明隆慶元年創(chuàng)建,萬歷四十五年修。許埠庵,現(xiàn)又名長春寺,鄉(xiāng)人俗稱許茅庵,位于許家埠村后,面南向陽坡地之上。鄉(xiāng)人傳說,明初,朱元璋定都南京,劉伯溫觀天象,發(fā)現(xiàn)東南溧水方向有紫氣環(huán)繞,疑為有王候將相之氣,來溧水尋地脈,發(fā)現(xiàn)在和鳳沙塘至邰村一帶確有絕佳風水,以后必出王候,故有:“九龍奔蘇杭,一龍落沙塘”之說,為保朱氏萬年江山,劉伯溫讓人在沙塘庵立鍬挑塘斷龍脈,開沙塘建庵廟占寶地,氣死邰村“七十二胎’,絕此地脈。后又訪得許家埠村后有”鳳凰朝陽“地,便讓村民在此立廟占地,以絕后患 。因地近許家埠,得名許埠庵。而長春寺之名得名于何時,未曾見相關記載?,F(xiàn)在許埠庵建筑為近年由周邊村落信眾共同集資修建,前后兩進,前為山門殿,正中奉大肚彌勒佛,后奉護法韋駝菩薩,左右供觀音及地藏王菩薩,東廂供當?shù)卮迕裥叛龈髯鹕裥},后進為主殿,供三尊大佛。寺前空地南部有新建仿古萬年臺,飛檐斗拱,雕梁畫壁,十分精致美觀。
121_237_100_25@20191126080036_64637.jpg (35.0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7)
下載附件
2019-11-26 08:03 上傳
俗話說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,許家埠地處湖濱沿岸 ,歷史上這一帶村落集中,人多地少,湖周邊圩田,看天吃飯,遇到澇年,滿圩潰堤,白水茫茫與湖連成一片,村民苦不堪言。村民舊時皆以半漁半耕為生計,家家下湖,戶戶捕魚,才賴以生息。 但老話說 “世間有三苦,撐船打鐵磨豆腐“,又說”寧上山不下湖“,下湖捕魚討生活,是風里來,浪里去,既艱辛又危險,這種環(huán)境下,沿湖一帶的村民發(fā)明了很多獨特的傳統(tǒng)捕撈方式,捕魚方式根據(jù)季節(jié)魚的品種來分類捕撈,多達二三十種,諸如,以多人合作的打絞網(wǎng),拖攔網(wǎng),拖甲網(wǎng),打踩網(wǎng)等,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如張絲網(wǎng),張卡,張昂剌釣,張網(wǎng)袋,拉刷鉤,張蝦籠,張地籠,拖蝦拖,張鉤子等,個人捕撈的有,罩麻罩,踏腳跡,撿湖底,趟蝦爬等。 特別是張卡、罩麻罩和踏腳跡這幾種獨特的捕撈方式已慢慢的不為人所知。張卡,首先是要削卡,卡為竹制,用帶有竹青的竹子削成牙簽般長短粗細,兩頭盡量削尖,以保證竹卡鋒利,中間相對削細,從中間烘彎,用細線綁住中部,系于主線,30公分左右系一個竹卡,一盆卡線長則百米,綁竹卡幾百個。張卡第一步是盤卡裝食,找到卡線主線頭,挨個捏住竹卡兩頭卡尖部分,套上一段空心草桿,在里面塞進一粒事先泡好的麥粒,這樣依次裝好每一個竹卡,并整齊的把主線盤于托盤之中,分毫不能凌亂。張卡時,主線兩頭浮標做好標志。一人劃船,一人放卡,竹卡入水,當魚兒看到放入水中的竹卡上有麥粒,便連同竹卡一起吞入口中,這時,草桿套圈破裂或滑落,竹卡快速撐開,兩頭直接剌入魚的口中,卡住魚兒動彈不得,以捕撈鯉魚,鯽魚,白魚為多。 冬天的石臼湖水位較㳀,天氣寒冷,魚類活躍性不高,這時候,最常見的就是罩麻罩和踏腳跡了,麻罩,造型比較奇特,用柳枝或竹條扳成一個直徑約為2米的底圈,再扎三四根堅桿做成一個圓錐體,在圓錐體表面蒙網(wǎng),底圈中間圍一圈五六十分公分左右的網(wǎng)片,中間用幾根細繩吊住網(wǎng)片系在豎桿把手上,罩魚時,來到湖區(qū)水域較淺位置,隱約看到水底有魚游動時,快速下罩,把魚圈在麻罩里,同時放下把手上的細繩,讓網(wǎng)片自然落入水中,再用一長竹竿伸入麻罩中,打水驚魚,魚受到驚嚇,四周逃撞到麻罩的蒙網(wǎng)上,這時快速拉起底部網(wǎng)片上的細繩,拎起麻罩,魚落入麻罩四周。既快速又輕便,沿湖漁民有迷語“沒有底來又沒蓋,捉起魚來又風快“說的就罩麻罩。 要說捕魚人的艱辛,踏腳跡就是其一,踏腳跡,又稱套腳跡,一定是要在寒冬時分,西北風起,氣溫驟降,湖水退淺,甚至結上了薄薄的冰,踏腳跡的漁人,上身穿上厚實的棉襖,下身著單褲,脫鞋赤腳,褲管卷至膝蓋以上,手持一木棍,身背一捆蘆葦桿,一手拿木棍探路,一手在自己走的腳跡堂里插上一根蘆葦桿以做標志,向著湖心越走越遠,直至一捆蘆葦桿插完。是夜,沉底伏冬的魚類喜歡打窩,見有新翻泥味腳跡,便臥于其中。第二天一早,漁人根據(jù)前一天插的蘆葦桿一個一個的去套昨天走過的腳跡,基本上一踩一個準,冬天魚類游動緩慢,伸手就可摸上來。但是時有桂魚,昂剌等有剌魚類臥于其中,踩不好,魚一展剌,剌的鮮血直流,也為常事。這種捕撈方式一般人不到家里窘迫之極,未敢輕易嘗試。 現(xiàn)如今,隨著社會的進步,這一系列傳統(tǒng)的捕撈方式已慢慢的淡出歷史的舞臺,聯(lián)合圩的建成,旱澇保收的圩田,許家埠村民再也不用看天吃飯,向水討生活。大部分村里的年輕人讀書考學在城市工作,老一輩的村民,已基本不再下湖捕撈。石臼湖生態(tài)區(qū)的保護,讓這個昔日的漁村碼頭,告別往昔的喧囂,趨于寧靜。引來了大量白天鵝在村前湖區(qū)過冬棲息。這何嘗又不是這個古老漁村的活力所在?
121_237_100_25@20191126080055_56238.jpg (40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0)
下載附件
2019-11-26 08:03 上傳
聯(lián)合圩及遠處鳳棲山
版權及免責聲明
1、如本文中文字或圖片侵犯了貴方的版權或名譽權,請與我方聯(lián)系,我方在核實后,會及時刪除。
2、本文由網(wǎng)友自行發(fā)布,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。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3、對于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(wǎng)站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糾紛、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,本網(wǎng)站不承擔責任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fs-ll.com.cn/thread-481268-1-1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