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溧水114網(wǎng)==

標(biāo)題: 淺談福善堂許氏與溧水高淳的關(guān)系(作者許新培)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健康快樂    時間: 2024-9-12 15:04
標(biāo)題: 淺談福善堂許氏與溧水高淳的關(guān)系(作者許新培)
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樂 于 2024-9-12 15:32 編輯

轉(zhuǎn)發(fā)說明:因為高淳、溧水兩區(qū)相鄰,歷史上也曾同屬一縣---溧水縣。在弘治五年十二月(即公元1493年1月),經(jīng)朝廷正式批復(fù),才由溧水西南析出,單獨設(shè)置為高淳縣。而兩縣的同姓一族許多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,有的就是同根同源,而溧水、高淳許氏一族就是同宗同祖,且發(fā)脈于溧水縣南六十里的鳳凰山寺后村(始遷祖在南宋期間遷來此村,后該村在弘治5年始劃歸高淳縣,今為高淳區(qū)鳳山寺后許村),民國四年(1915)兩縣還合修過宗譜。而高淳的許新培先生熱愛家譜文化、熱衷收集家譜史料,整理鉆研《許氏宗譜》。因為我們溧水地方文化協(xié)會也始終注重采集各家姓氏的宗譜,這一過程中和許新培先生有經(jīng)常的交流,看到他撰寫的多篇介紹許氏家譜的文章,就建議分享到溧水114網(wǎng)站《中山文史》版塊,現(xiàn)征得同意,就先轉(zhuǎn)發(fā)許新培撰寫的《淺談福善堂許氏與溧水高淳的關(guān)系》一文。歡迎各位文史愛好者及許氏宗親們來關(guān)注瀏覽,謝謝!
溧水區(qū)地方文化協(xié)會理事 吳建溧 推薦
2024年9月12日

淺談福善堂許氏與溧水高淳的關(guān)系
      2022年,我于網(wǎng)絡(luò)上偶然查閱到江蘇常州地區(qū)有一套家譜,其譜書名為《毘陵許氏宗譜》,福善堂藏版。對于此譜有簡要介紹:“始遷祖許安容于明永樂三年自江寧府高淳縣遷武進之黃天蕩,譜分上下兩卷,光緒十七年由許源纂修,上卷譜序,祖訓(xùn),祠堂記,戒鴉片詩等,下卷世系圖世表”。
(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       從上述關(guān)于此譜的介紹可知此支許氏從高淳遷來,時間在永樂三年(公元1405年),彼時尚未置高淳縣,高淳境時屬溧水管轄,高淳建縣在明弘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(公元1493年1月5日)。弘治四年之說也成立。
一:許安容源出高淳哪一支許氏?
       卷下世表中關(guān)于始遷祖安容的生平介紹為:第一世,安容,字案榮,世居江寧府高淳縣,明太祖洪武七年甲寅恩科,公二十有三,中武舉人。后棄武習(xí)文,至建文元年己卯科,復(fù)中武舉人…至永樂三年,遂率家人遷于武進黃天蕩。”世表中所述許安容世居高淳縣,就是說許安容在遷常州之前,他們家世代生活在高淳。
高淳縣許氏是由新安歙縣遷來,稱新安許氏(或稱高陽許氏),一世祖為許文縢,寓居鎮(zhèn)江,其五世孫許筠(檀溪始祖)和十七世孫許兆一(寺后始祖)分別約在北宋初和南宋中前期時,遷徙于高淳。高淳許氏敦倫堂和凌云堂,這兩個堂號的許氏后裔都是許文縢的后代。按照許安容的世表中所說世居高淳,就是說許安容很有可能是許文縢的后代。除許文縢支外,高淳還有其他不同支系的許氏家族嗎?
高淳磚墻鎮(zhèn)退休教師李雙林向我提供一條線索:在磚墻鎮(zhèn)中碼村有一支許氏,其始遷祖許日福在清乾隆初年攜三子自歙縣遷來,世代行醫(yī),造福桑梓,該支許氏堂號“一本堂”,稱淳南許氏。由于該支遷淳時間在清乾隆時期,而許安容自明永樂初年遷出,所以與許安容支非同一支系。
       現(xiàn)椏溪鎮(zhèn)永慶社區(qū)雖有一村落名為許村,但并無許氏村民居住,今以陳氏為主。根據(jù)村民回憶,許村原來確有許姓,且為大族,陳氏則為后來遷入許村的姓氏,其后許氏衰微,如今村上卻無一人姓許。原椏溪鎮(zhèn)文化站站長呂克斌先生認為中國民間傳說故事《白蛇傳》的主人公許仙原名許宣,就是許村人,關(guān)于許宣是否為椏溪許村人,《白蛇傳》的故事是否取材于許村,這里不作論述。那么許村原來聚族而居的許氏來源于哪里?與許安容支許氏有無關(guān)系,與現(xiàn)如今的高淳許氏族人又有什么關(guān)系呢?
(, 下載次數(shù): 3)

(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

(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









        二:許安容生年及中舉時間的探究
        許安容的世表中雖未注明生卒年月,但可以根據(jù)其考中武舉人的年齡來推算,世表中說:“洪武七年甲寅,公二十有三”,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年,再向前推22年,即1352年,也就是生于元至正十二年。


      《毗陵許氏宗譜》中說,許安容于洪武七年甲寅考中武舉人,后來棄武從文,又于建文元年考中文舉人,筆者在嘉靖《高淳縣志》和民國《高淳縣志》這兩部志中,均未找到線索。再查洪武七年和建文元年是否開科取士,有所發(fā)現(xiàn):
        其一,洪武三年(1370年)開科取士,正式實施科舉制度。洪武六年(1373年)停止科考。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恢復(fù)科考。譜上說洪武七年(1374年)許安容參加恩科考中武舉人,難道洪武七年在正科之外增加了一場恩科考試?此處存疑。
        其二:許安容棄武從文后,又于建文元年參加科舉,考中文舉人。筆者查建文元年(1399年)是農(nóng)歷己卯年,應(yīng)為鄉(xiāng)試之年。
        明朝科舉程式規(guī)定了科舉考試的時間:“三年大比,子、午、卯、酉年鄉(xiāng)試,辰、戌、丑,未年會試……其會試中式者,三月朔日赴殿試?!狈叫⑷嬗诋?dāng)年八月?lián)瘟藨?yīng)天府鄉(xiāng)試考官,并留下了巜京闈小錄后序》一文——(選自劉小龍《明實錄》建文朝科舉書寫及其意涵)。另據(jù)日本福岡教育大學(xué)鶴成久章在《建文元年的京闈與方孝孺》一文中提到:“明代沈德符所著巜萬歷野獲編》補遺卷二(科場,場題誠讖)中所說:“建文元年己卯,應(yīng)天鄉(xiāng)試,首題為‘可以托六尺之孤’……。是時,燕邸靖難兵已漸動。”又明代史學(xué)家談遷在《國榷》中說:“建文元年八月戊戌朔,翰林侍講方孝孺主試應(yīng)天,錄二百四十人……”。 根據(jù)以上史料能確定建文元年舉辦了這場應(yīng)天府鄉(xiāng)試,許安容的名字很有可能就在這被錄取的二百四十人當(dāng)中。
既然建文元年(當(dāng)年八月)確實舉辦了鄉(xiāng)試,那么中舉的士子名單,在其所在縣的文獻檔案中應(yīng)有記載。許安容當(dāng)時尚未從高淳遷往常州(高淳時屬溧水縣),直到永樂三年才遷出。他參加建文元年的科考,且考中了舉人,溧水縣志上應(yīng)有記載,然而并未查閱到有關(guān)記載。
(, 下載次數(shù): 1)
        三:未列始遷祖前世系的原因
       毘陵許氏宗譜中未將始祖安容公之前的世系列入譜中,其主要原因是世遠年湮,未有老譜,無從查起,且族人修譜時未到遷出地高淳來尋訪。只將已知確切的世系編入家譜。許源在光緒辛卯年(1900年)纂修這套宗譜時,高淳檀溪渡許氏在20年前,光緒庚辰年(1880年)續(xù)修了一次族譜。如果當(dāng)時能來高淳查找明代洪武至永樂時的世系,看譜上是否能找到許安容的名字,如果能找到,譜系就能接續(xù)的上。此套譜中,只在世表和《始祖安容公傳》中,出現(xiàn)了“高淳縣”三個字,關(guān)于與祖籍地高淳有關(guān)的其他信息均未記錄于譜。這無疑給后世尋譜和研究帶來了一定的難度。筆者查閱高淳溧水兩地縣志中的選舉志資料,均未有發(fā)現(xiàn)。


        四:溧高家譜上的許安榮
        2024年7月11日農(nóng)歷六月初六,我與溧水地方文化協(xié)會潘惠明老師等一行5人來到洪藍舊坊甸尋訪許氏宗譜,會長許克銘與理事許白金等許氏宗親接待了我們,我們采集了相關(guān)宗譜資料。返程后,我在檀溪二房譜上,查到了檀溪二房譜上有許安榮的名字,與常州譜上的許安容,僅一字之差,讀音相同。譜上記載:二十一世,安榮,昆山子,字□□,聘娶孔氏,子一光三,生卒俱未詳,墓墳山。這里的許安榮是二十一世,應(yīng)生于元末,與常州許氏譜上記載的許安容從年代推算上來看大致相仿。但溧水高淳許氏譜上并未記載遷出情況。溧水高淳譜上的許安榮與常州譜上的許安容,是否為同一人,還有待進一步查考。
(, 下載次數(shù): 2)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許新培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023年9月16日(初稿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024年8月6日 (修改)


作者: 此意綿綿    時間: 2024-9-12 16:07
真有水平,我們都看不懂。還能整理的這么好。
作者: 健康快樂    時間: 2024-9-12 20:45
此意綿綿 發(fā)表于 2024-9-12 16:07
真有水平,我們都看不懂。還能整理的這么好。

靜下心來,投入進去,沒有什么看不懂的!




歡迎光臨 ==溧水114網(wǎng)== (http://fs-ll.com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