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溧水114網(wǎng)==

標題: 《溧水家譜見聞錄》之《敦本堂·白鹿崗中山張氏宗譜》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希夷    時間: 2020-12-10 08:33
標題: 《溧水家譜見聞錄》之《敦本堂·白鹿崗中山張氏宗譜》
溧水家譜見聞錄》之《敦本堂·白鹿崗中山張氏宗譜》

原著作者:吳大林
  
敦本堂《白鹿崗中山張氏宗譜》

    《白鹿崗中山張氏宗譜》八卷,張居保、張義煊主修,光緒三十四年(1908)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。書名據(jù)版心題。卷一的首末分別有邑庠生袁祥麟撰《北落崗張氏三修宗譜序》和《北落崗張氏三修宗譜跋》,看來他是此次修譜的重要參與者。溧水東屏街道白鹿崗村現(xiàn)存“敏”字號一部,保存完整。2018年7月10日,張可忠先生陪我到白鹿崗取回了該譜復(fù)印件,使我得睹此譜的全貌。我還同正在新修家譜的主纂者張云先生通了電話。

    據(jù)稱,張氏原籍三東(原文如此)棗樹巷,后隨宋室南遷。老大宗大公遷到溧陽,老二宗二公遷至溧水和鳳一帶,老三宗三公遷居溧水倪謝村(后更名張村)。大概在元代,張伯真率二子華三、七子華八定居白鹿崗。此《中山張氏宗譜》,首修于清嘉慶十九年(1814),二修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此為三修。只記遷到白鹿崗之后的歷史,對于留居倪謝村的宗親已不清楚。宗大公、宗二公兩支人的情況更不知道了。

    卷一,序、家訓(xùn)、祠規(guī)、譜訓(xùn)、譜戒、命名派行、修譜名錄、傳贊、跋。卷二,祠堂紀略、村基圖、家禮圖式、白鹿崗張氏歷代淵源世系。卷三至卷八,年表。

    此譜共印五部。領(lǐng)譜字號為: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。這五個字出自《論語》:子張曾問孔子怎樣才能做到仁,孔子曰:“能行五者于天下,為仁矣” ?!肮А?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則不侮,寬則得眾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” 。

    白鹿崗張氏命名排行十六字:“尚義居敬,可卜世昌,善懷仁美,貞修寧長”,每一世用一字,依次命名。

    通觀此譜,幾百年間,張氏在此耕讀傳家。譜內(nèi)無名人高官為之作序跋,也沒出什么舉人進士。他們一代又一代勤謹處世,寬厚待人,興前裕后,睦族和親。堅持“富貴者毋以聲勢上人,權(quán)力者毋以暴虐凌眾,有才者毋逞才而妄作,有識者毋巧詐以愚人”的家訓(xùn),成為豐慶鄉(xiāng)一方的望族。

    在清雍正十二年(1734)溧水發(fā)生了一件大事:因溧水儒學(xué)大成殿東向,且地勢下濕,每苦積潦,于是將儒學(xué)遷至城隍廟東側(cè)。到乾隆二年(1737)四月完工。有吳湘皋撰《遷建儒學(xué)記》記其事,《張氏宗譜》也記下了這件事。在《虞衡公傳》中,記載張氏族人張本書,字虞衡,“援例成均”, 即是說他自費上了太學(xué),成了太學(xué)生?!扒〕跄?,圣廟遷于城外。公曾捐資濟美,身為董事,竭力勤勞,不避風(fēng)雨。功成,勒石芳名,至今不朽,猶嘖嘖人口焉”。

    白鹿崗,位于溧水的東北面,與句容相鄰。明《萬歷應(yīng)天府志》稱“薄落崗”《順治溧水縣志》稱“薄落崗”;《乾隆溧水縣志》卷三,稱“北麓崗”;《光緒溧水縣志》卷二,稱“北麓崗,縣東北三十里”。而清嘉慶十九年,有張書升撰《北落崗張氏造譜序》,稱“北落崗”。 薄落崗、北麓崗、北落崗以及白鹿崗都是本地的地名。究竟最初叫什么名字?還有待今后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
    張云先生在《白鹿崗中山張氏宗譜重印序言》中,根據(jù)此譜的版心都 印有“中山張氏宗譜”的字樣,并據(jù)《辭源》認為“白鹿崗張氏祖籍地在河北中山”。其實,溧水古稱中山,也是有史可據(jù)的。唐代新羅人崔致遠曾任溧水縣尉,他把他在溧水所作的詩文匯為《中山覆簣集》,共五卷。他在《桂苑筆耕序》中說:“爾后調(diào)授宣州溧水縣尉,祿厚官閑,飽食終日,仕優(yōu)則學(xué),免擲寸陰,公私所為,有集五卷,益勵為山之志,爰標覆簣之名。地號中山,遂冠其首”。說明唐代的溧水人已將中山作為本縣的雅稱。明清時期編纂的家譜,有許多冠以“中山”。 所以“中山張氏宗譜”,即是“溧水張氏宗譜”,并非祖籍地在河北中山。

    另外,在溧水還有兩部敦本堂《張氏宗譜》:一部現(xiàn)存洪藍趙莊,是民國十三年(1924)敦本堂重修《中山張氏宗譜》,自稱“大地張氏”,卷首有《大地張氏譜序》。據(jù)稱此張氏是從和鳳沙崗遷來。另一部現(xiàn)藏永陽秋湖老屋村,是清光緒三十四(1908)年敦本堂《張氏宗譜》,共二十一卷。白鹿崗敦本堂張氏與這兩處張氏是否為宗親關(guān)系呢?說不定還能找到有關(guān)宗大公和宗二公的線索呢!

    邑庠生袁祥麟撰《北落崗張氏三修宗譜序》,稱在光緒三十四年(1908)時,溧水正興起一股修譜之風(fēng)。他說:“溧邑修譜者近來亦夥矣。若全城章氏,巉山端木氏,族大丁繁,最占優(yōu)勝;即中山楊氏,孔鎮(zhèn)梅氏,張公塘徐氏,上山村袁氏,以及方邊陳、山口華各姓氏,均屬族丁較盛,譜帙較多。”我收集的《溧水現(xiàn)存家譜目錄》也證實了這個說法。





作者: 希夷    時間: 2020-12-10 09:18
白鹿崗,位于溧水的東北面,與句容相鄰?!俄樦武嗨h志》稱“薄落崗”;《乾隆溧水縣志》卷三,稱“北麓崗”。
好多地名都被音訛。
作者: 希夷    時間: 2020-12-10 09:19
張氏為大族,各支系也很多,很復(fù)雜。
作者: 無想山下    時間: 2020-12-10 10:16
希夷 發(fā)表于 2020-12-10 09:19
張氏為大族,各支系也很多,很復(fù)雜。

沙崗在新橋河和云鶴河交匯之處,確實是比較大的張氏族人居住村莊??祖?zhèn)一帶的張氏也比較多,垾澤里張氏,烏飛塘及張家張氏,孔鎮(zhèn)街市上也有張氏,都是相對人口比較多而集中。
作者: 健康快樂    時間: 2020-12-10 16:56
一本家譜,一脈相承,同宗血緣,同心相連。
作者: 瘦瘦的藍胖子    時間: 2020-12-10 21:48
我姓張,家里有張氏總譜一大本,我還看過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錄/注冊后可看大圖

作者: 青蛙小孩    時間: 2020-12-11 01:40
瘦瘦的藍胖子 發(fā)表于 2020-12-10 21:48
我姓張,家里有張氏總譜一大本,我還看過

我也姓張,映子輩
作者: 希夷    時間: 2020-12-11 08:42
青蛙小孩 發(fā)表于 2020-12-11 01:40
我也姓張,映子輩

烏山那邊有映字輩
作者: 漁樵.耕讀    時間: 2020-12-11 16:34
希夷老師可算是作張氏的簡摘了
作者: 小海    時間: 2020-12-11 17:54
分享學(xué)習(xí)
作者: 青蛙小孩    時間: 2020-12-11 19:08
我就是烏山的
作者: 老K    時間: 2020-12-12 06:56
追根溯源
作者: 單數(shù)先生    時間: 2020-12-13 11:03
每天能不能不要吹牛逼
作者: 西門李三    時間: 2020-12-13 15:37
支持一下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0-12-13 19:22
我見過一部嘉慶十九年張氏族譜,是重修譜,內(nèi)有三部成化年皇帝誥命,四部嘉靖年皇帝誥命,二部天順年皇帝誥命。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0-12-13 19:24
百忍堂印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0-12-13 19:34
海寧張氏和中山張氏不知有淵源否?
作者: 樂沉    時間: 2020-12-15 10:13
我也是姓張,與烏飛塘是一家的,存字輩的
作者: 胡法鎖    時間: 2020-12-15 12:23
張姓一大姓。
作者: 寶貝微笑    時間: 2020-12-16 04:14
單數(shù)先生 發(fā)表于 2020-12-13 11:03
每天能不能不要吹牛逼

你倒是吹個看看呢?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1-1-12 08:12
現(xiàn)上我見到的張氏家上的一部誥命
(, 下載次數(shù): 58)
(, 下載次數(shù): 56)
(, 下載次數(shù): 63)
(, 下載次數(shù): 60)
作者: 希夷    時間: 2021-1-12 15:32
一個浙江知縣,也是縣太爺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錄/注冊后可看大圖
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1-1-13 12:07
希夷 發(fā)表于 2021-01-12 15:32
一個浙江知縣,也是縣太爺了

職位雖不高,能獲得誥命肯定還是有可圈可點可頌的功績和引導(dǎo)社會教化的能量的。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1-1-22 08:09
再上一部張氏浩明朝嘉靖年間皇帝誥命
(, 下載次數(shù): 60)
(, 下載次數(shù): 61)
(, 下載次數(shù): 60)
(, 下載次數(shù): 60)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1-1-25 17:13
該部張氏族記載:本籍姑蘇,成化年間桂祿公(先祖)執(zhí)教潤州。由于倭患及多種因素后遷移至興化和浙江海寧等地
讀吳大林老師(溧水家譜見聞錄)光裕堂<張氏宗譜>:……而遷溧始祖為玘一公,他是宋代人張忠純之子,蔭襲平江木瀆(今日蘇州)鎮(zhèn)守……隱居風(fēng)棲山,葬于姑蘇
衡山元帝廟側(cè)……
不同地域的兩部譜,發(fā)源地皆是姑蘇??!
應(yīng)該是有聯(lián)系的
作者: 勇敢開拓藍天    時間: 2021-2-16 00:27
我們扶姓是明末皇帝朱由檢,御賜兵部侍郎胡熙為扶熙,有其子仁、義、禮、智傳下來,老家河南,爺輩逃荒至此,每20年一修,目前我這有1990年2010年兩套譜,凡你們見到全國扶姓估計都是一脈相承!

作者: 希夷    時間: 2021-2-16 08:47
勇敢開拓藍天 發(fā)表于 2021-02-16 00:27
我們扶姓是明末皇帝朱由檢,御賜兵部侍郎胡熙為扶熙,有其子仁、義、禮、智傳下來,老家河南,爺輩逃荒至此,每20年一修,目前我這有1990年2010年兩套譜,凡你們見到全國扶姓估計都是一脈相承!

你們的族譜二十年一修,譜上的信息應(yīng)該比較詳細,可靠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錄/注冊后可看大圖

作者: 古陶瓷    時間: 2021-2-19 13:40
修譜工作量很大,花費亦不小。二十年一修譜不容易的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錄/注冊后可看大圖

作者: 修身    時間: 2021-4-6 13:24
希夷 發(fā)表于 2021-02-16 08:47
你們的族譜二十年一修,譜上的信息應(yīng)該比較詳細,可靠了。

和鳳鎮(zhèn)孫家巷巷口村是仙墟張氏。老師有機會幫忙了解一下。
作者: 健康快樂    時間: 2022-6-6 13:58
“修身”網(wǎng)友:你能提供該宗譜保管人的聯(lián)系方式嗎?謝謝!




歡迎光臨 ==溧水114網(wǎng)== (http://www.fs-ll.com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5